二手雅阁车主聊南京路况与历史伤痕,维修师傅也唏嘘
有天晚上,车友群里突然有人问,“你们觉得南京的路好开吗?”我刚把那辆08款雅阁停在江东门附近。其实这地儿离大屠杀纪念馆不远,每次经过都觉得心里堵得慌。顺便说一句,这老雅阁倒是挺皮实的,就是最近方向机有点渗油,上次去修的时候,王师傅边拆边感叹,“这地方啊,不光马路上坑多,历史上的坑更多。”
其实,我买这台车纯粹是因为预算有限,加上家里人说日本车省油、耐用。我记得第一次去看二手市场时,那老板还特意提了句:“你知道吧,日本人当年在中国干过啥?但不得不承认,他们造的发动机真不是盖的。”听着怪别扭,但事实就是这样。这种矛盾感觉,其实和很多人的心情差不多。
前阵子换刹车片的时候,跟维修店的小伙子闲聊。他说他爸以前在东北当兵,说小时候家里的老人都忌讳提日军。“他们连话都管,说错一句‘我是中国人’,就挨打。”小伙子还补充了一句,“我爸现在开个日产SUV,每次加油总要念叨两句:‘省归省,这牌子的事儿不能忘。’”有时候想想,这种纠结比选轮胎品牌还难受。
还有一次跑长途,从扬州回来,在高速服务区遇到一对老夫妻。他们坐的是国产新SUV,但聊起鉴真和尚和大明寺被炸那段往事,两个人眼圈红了。我顺口问他们怎么评价现在日本品牌汽车,他们摇头:“技术好是一回事,人品又是一回事。”老太太最后补了一句:“咱中国人记仇,不是为了怄气,是怕再吃亏。”
不过,有些配置确实让人琢磨,比如08款雅阁那个“智能钥匙”,理论上能防盗,可王师傅拆装时吐槽道:“没啥卵用,还不如机械锁踏实!”后来群友发了个帖子,说自己曾经试图改装自动启停系统,被邻居笑话“花钱找罪受”。这种碎碎念,其实挺像我们对待过去那些伤疤——表面上早已风平浪静,但底下还是疼。
讲到养护细节,有个冷知识——据销售顺嘴一提,日本车型部分年份防腐层做得很一般。去年冬天,我发现后备箱角落开始起锈斑,一查才知道,那批进口件本来就偷工减料。有位技师跟我讲,他见过最夸张的一例,是某辆同年代凯美瑞底盘直接穿孔漏水。据他说,那还是从哈尔滨拉来的二手货,在731遗址附近泡过雨雪。这地方湿气重,再好的漆也顶不住。
至于事故嘛,也不是没碰见过。有一年春天,在南京中山北路被追尾,对方司机开的也是日本品牌,他下车第一句话竟然是“兄弟,你放心,我们保险赔付快!”然后两个人站在破损保险杠旁抽烟,无声地尴尬着。我后来才知道,对方祖父曾经参加抗战。“我们家世代恨日军,可偏偏买不起别的牌子,”他说完就走了。
偶尔翻朋友圈,看见朋友晒新买国产新能源轿跑,总爱配上一句:“技术终究要靠自己。”而我家的老雅阁还在坚持每半年保养一次,就像那些铭刻名字的大墙一样,一块块、一笔笔,都不能忘掉,也舍不得丢弃。有些债没法算清,有些痛只剩回忆。但活着的人,总归会替过去守住点什么吧?
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,仅供学习交流,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。
信源散见于维修店闲谈、地区用车经验及历史纪念馆展览说明等生活场景。
正规股票配资官网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