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7年7月7日,卢沟桥一声枪响,点燃了抗日战争的战火!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中国,北平岌岌可危。可你知道吗?事变后几天,宋哲元跑去天津,张自忠跟日本人私下见面,秦德纯孤军奋战,这乱糟糟的局面是怎么回事?今天,咱来揭开七七事变后那几天的惊心动魄,讲讲中国人的屈辱与抗争!
1937年7月7日晚10点40分,日本驻丰台的军队扯了个谎,说“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”,要进宛平城搜查。中国第二十九军死守阵地,严词拒绝。结果呢?日军直接开炮,第二天清晨,宛平城被炸得硝烟弥漫,抗日战争就这么打响了!这不是啥“意外”,日本早有预谋!他们想吞并华北,卢沟桥只是借口。可当时的北平,局势乱成一团。军长宋哲元不在,副军长秦德纯独挑大梁,而日军步步紧逼,北平、天津危在旦夕!
展开剩余65%七七事变爆发时,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在山东老家养病。蒋介石急电让他赶回北平主持大局,可宋哲元呢?不慌不忙去了天津,7月11日才露面!这哥们儿为啥磨蹭?可能是怕直接跟日军硬碰硬,想先摸清情况再决定咋办。
北平这边,副军长兼市长秦德纯一个人扛起了重担。他态度硬气,严令部队“与卢沟桥共存亡”,还跟日军代表松井久太郎谈判,拒绝让日军进城。7月10日,秦德纯跟日军谈了个初步撤兵协议,双方都撤出卢沟桥附近。可日军压根不守信用,一边签协议,一边增兵挑衅,秦德纯据理力争,硬是没退一步!
再说张自忠,第二十九军第三十八师师长,抗战名将!可七七事变后,他也跑去天津,没跟宋哲元碰头,反而见了日本人。7月10日夜,日军代表今井武夫跑到张自忠北平家里,说:“我们只打冯治安的部队,不跟你张将军冲突。”
这啥意思?日军想分化中国军队,拉拢张自忠!张自忠听了这话,去了北平“观战”。他可能想保住实力,摸清日军底细。可更争议的是,他让盟兄弟、大汉奸张允荣出面跟日军谈,绕过了秦德纯。7月11日,中日双方在张允荣家签了个《停战协定三条》:第二十九军得向日军道歉、换掉卢沟桥驻军、禁止抗日活动。这协定妥妥的卖国条款,气得蒋介石直骂:“倭寇没信用,签了也没用!”
日军签了协定,压根没打算停手!7月11日,日本内阁决定增兵华北,调来关东军、朝鲜军,5个师团、18个飞行中队,摆明要吞并华北!7月12日起,日军又开始炮轰卢戈桥,协议成了废纸。第二十九军拼死抵抗,副军长佟麟阁、师长赵登禹先后阵亡,血染沙场。中共号召全国抗战,周恩来奔赴庐山跟蒋介石商议国共合作。北平的局势,已经不是谈能解决的了,只有抗争!
七七事变,是日本侵华的起点,也是中华民族觉醒的时刻。日本的滔天罪行,南京大屠杀、三光政策,罄竹难书!宋哲元的犹豫、张自忠的争议谈判,秦德纯的孤军奋战,映出那段历史的复杂与屈辱。但正是无数中国人的牺牲,换来了抗战的胜利!今天,我们铭记七七事变,不是为了仇恨,而是要记住:落后就要挨打,国家强盛才能自立!勿忘国耻,砥砺前行!
发布于:四川省正规股票配资官网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